河北共产党员网讯(通讯员 毛文峰)古冶区以落实区直单位包联、“人头对人头”等机制为抓手,通过实施“强堡垒、优服务、聚人心”三项举措,不断提升社区在常态化和应急响应下的网格管理精细化水平。
“三化”联动强堡垒,基层力量由“弱”变“强”。 一是应急处置实战化 。以社区党组织为单位,依托全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,构建“社区党组织—小区(楼院)党支部—楼栋党小组—单元门党员户”四级网格党建组织架构,将辖区内机关干部、居民党员、志愿者等纳入“人头对人头”工作机制网格,确保“八小时外”和应急响应下头一时间发挥作用。 二是日常运转科学化 。制定下发《关于区直单位包联社区的工作方案》,将全区84个社区都明确区直机关事业单位分包,并针对疫情防控、民生服务、社会管理等常态化工作需要,通过开展党建联抓、阵地联建、任务联做等,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主,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“大服务”格局。 三是作用发挥显现化 。社区党组织根据实际情况设立政策宣传、法律咨询、医疗保健等志愿服务岗,开展党员主动“亮身份”、岗位认领“亮承诺”、积分牌上“亮业绩”的“三亮”活动,激发机关党员、居民党员等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。截至目前,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,设立小区党支部349个,楼栋党小组1395个。
“三式”惠民提质效,服务措施由“粗”到“精”。 一是提供“清单式”定向服务 。包联区直单位结合自身职能,向包联社区党组织列出服务清单和项目,接受社区“点餐”。包联单位负责人每季度至少到社区走访调研1次,帮助社区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。 二是提供“订单式”便民服务 。依托四级网格党建组织架构,3000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领岗报到,根据“八小时”外工作或应急响应状态需要,推行“居民点单+社区下单+党员接单”工作模式,准确对接群众需求,提升便民服务质效。 三是提供“立体式”志愿服务 。社区党组织根据辖区情况,组建家政服务、平安巡逻、创城卫士、矛盾调处、关心关爱等志愿服务队伍,及时解决辖区群众反映的各项问题,不断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。
“三变”交融聚人心,党群关系由“生”变“亲”。 一是推动村民变市民 。针对大量村民到城区购置新房,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现状,社区党组织与物业服务企业、居民代表等共商共议,制定《社区居民公约》,广泛宣传市民行为规范,并适时开展文明新风文化节、文明家庭户评选等活动,在加快村民向市民角色转变的同时,进一步强化对社区党组织的认同感、归属感。 二是推动生人变亲人 。针对小区居民相见不相识、相识无往来的问题,按照“旧帮新”“少帮老”原则,依托网格化管理,组建“线下”邻里互助组1300多对,组建“线上”小区微信群470余个,并设立初心驿站、水电维修、失物招领等互助微站点,让“远亲不如近邻”理念根植人心。 三是推动小区变家园 。以基层党建示范指引三年行动为抓手,组织每个社区结合自身实际确定党建工作品牌、具体抓手和推进举措。同时,结合深化“开门一件事”,聚焦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,制定年度为民服务项目,切实做到解民困、纾民忧、暖民心。截至目前,已确定《民心党建,让“微心愿”承载“大温暖”》《党建指引“家”文化,构筑党群心连心》等党建主题20余个。